11宗熔断!成都二批次土拍收官,四大看点你必须知道!

今日上午,成都2022年第二轮土拍落下帷幕,本次成交土地53宗,共计约2915亩,其中11宗土地达到熔断并通过抽签竞得。

1
市场稳中向好
“5+2”竞地含金量十足
本次集中土拍拟出让宗地55宗,合计约3040亩地,最终成交53宗,合计约2915亩,其中11宗进入抽签环节,42宗以竞价形式成交。

五城区:主城热度,总计供地21宗,成交20宗,累计成交约915亩。其中7宗地通过抽签竞得(青羊3宗,武侯3宗,锦江1宗),13宗通过竞价成交。
两新区:两新区仍然是各大房企争相进驻的区域,土拍热度很高。天府新区+高新区的8宗土地悉数成交,合计约517亩,其中3宗熔断后通过抽签方式成交,5宗通过竞价方式成交。
近郊+远郊:二三圈层较去年土拍表现依旧平稳。总计供地26宗,成交25宗,1宗熔断并抽签,累计成交约1482亩。
2
优化“土拍抽签”
房企拿地热情更高
- 部分区域拍卖方式优化
这也意味着,青白江区、新津区不再受出让文件限价,开盘价格根据“三同原则”拟定,以市场和品质为参考依据。
- 土拍抽签规则再优化
本次触发限价,以摇号抽签成交的土地共计11宗,青羊区3宗、高新区2宗、武侯区2宗、锦江区1宗、龙泉驿区1宗、天府新区1宗,也是今年土拍二圈层地块首次达到宗地限价,进入抽签摇号。
- “国央平私”均有涉猎,市场回暖信号明显
但从市场角度来看,成都本批次供地,比较第一次土拍,各路房企拿地积极性很高。
值得阐述的是,经过了市场调控的层层筛选,仍能在本批次中参拍、拿地的企业,在品牌、质量等方面都得到了直接的证明。
而本批次地块的房地价差对比成都首次土拍有更大的提升,房企利润空间增大,也给楼盘品质预留了有更大的提升空间。
华润在首次土拍中寸土未入的情况下,这次土拍积极补仓、重仓成都,拿下天府新区、青羊区、锦江区、武侯区、成华区、龙泉驿区共6宗纯住宅用地,总面积约393亩。
另外,保利、绿发、中铁天圆等央企均有拿地,保利拿下武侯区簇锦约22亩宗地,绿发拿下青羊区苏坡约71亩宗地,中铁天圆拿下天府新区兴隆约93亩宗地。
除四大央企外,国企端也有不错的表现:
四川本地国企拿货不少,人居作为成都本土国企,共竞得6宗地,拿地面积合计约478亩,荣获拿地榜首。
成都交投再次在高新区大源板块拿地,高投拿地新川板块,宗地面积分别约23亩、约26亩;天投拿下天府新区煎茶街道约95亩和63亩宗地。人居、蜀道、金牛国投、武侯资本等国企在成都均有拿地。
外省国企中,越秀则着眼主城、湖居板块,拿下红牌楼、怡心湖合计约109亩地块。
在私企端,虽然万科、仁恒置地等房企都有现身,但是更多新面孔的出现在这次的集中供地中。
除了大家熟知的龙湖,拿下双流区怡心湖约74亩外,雍景投资、四川鸿山、华添、陕西金泰、鼎信长城、浙江楠盛、湖北鑫统领等分别拿地高新区和五城区。
可以看到,在市场回暖之际,各大房企都紧抓窗口期拿地,亦为成都市场稳中向好的态势注入力量。
3
五区清水限价破3万/㎡
11宗地抽签成交、占比约20%
一方面,本次出让的55宗土地中,有11宗土地的清水限价超过3万/㎡,且全部成交,主要分布在高新区、锦江区、武侯区、青羊区、金牛区。较一批次成交的2宗增加了9宗。

究其原因,不外乎三点:1、成都市场持续回暖,各大开发商看准时机提前布局且看好未来。2、企业自身经营状况不断好转,房企重拾拿地业务。3、房地价差扩大,可开发的利润空间更充裕。
从清水限价3万+/㎡的成交企业看,既有成都本土的老朋友,如华发锦江统建、蜀道、交投等知名房企。
也有一些新面孔出现,如自贡的开发商鸿山、广州国企越秀、原鲁能集团转型后的绿发等。
其中,鸿山、雍景、鼎信长城等都是首次进驻蓉城,他们究竟是否能够经受住市场的考验,我们拭目以待。
清水限价有所提高的同时,更是对产品品质的高标准要求,未来品质项目的供应或将迎来高峰期。
另一方面,本次通过抽签成交的地块共计11宗,占比约20%,较一批次的6宗增加了5宗。
抽签地块基本分布在“5+2区”,包括:高新区、青羊区、武侯区、锦江区、天府新区。
但位于二圈层的龙泉驿区,也有破天荒有1宗地块是通过抽签竞得的,地块位于十陵板块,竞得人为华润。

由此,我们可以得出如下结论:1、市场重心向主城回归,品牌开发商也逐渐回归主城。2、市场有所回暖,各大开发商积极加仓。3、新晋房企出手更大胆,看好成都未来楼市发展。
无论从区域热度还是拿地房企属性来看,成都楼市正持续健康向好地发展。
4
华润斩获“拿地金额”榜首
人居摘得“拿地面积”冠军
从报名情况看:本次土拍吸引较多非成都本土房企参与,如鸿山、越秀、绿发、鼎信长城、雍景等,较一批的土拍更具热度。
虽然土拍热度上升,但区域间的两极分化仍然存在。
一方面,“5+2”区仍是各大品牌开发商争相进驻的区域,平均报名参拍企业在10家左右。
其中值得关注的是,自集中土拍以来,本次主城五区的平均报名人数首次超过了两新区,这与成都市前段时间发布的“做优做强中心城区”的规划也是一致的。
另一方面,二、三圈层稍显乏力,平均报名企业数不足5家,并存在流拍的情况。
但是,部分二、三圈层的热点区域,如龙泉驿区的十陵、大面、东安湖,双流区的怡心湖等板块,依然是品牌房企的“兵家必争之地”。
从成交结果看:本次排名TOP10的成交楼面价较一批次上涨幅度在2000元/㎡左右,“5+2”区依然包揽了成交楼面价的TOP10榜单,但区域结构有所变化。
高新区4宗地均进入成交楼面价TOP的榜单,天府新区缺席榜单。
进入榜单的主城五区,从一批次的成华区、锦江区、金牛区,易主为锦江区、武侯区、青羊区。

从开发商方面看:华润和人居成为本次土拍最大买家,分别斩获“拿地金额”和“拿地面积”榜首。


华润虽缺席一批次成都土拍,但二批次后来居上,掷金约87亿,狂揽6宗地块,积极补仓成都。
本土房企老大哥——人居,一路高歌猛进,夺得“拿地面积”冠军,总成交约478亩,作为深耕成都的人居,我们也能从其拿地情况看出其对于市场向好发展的坚定信心。
总结来看,本次土拍热度有所回暖,各大房企积极进驻、加仓成都市场,进一步坚定了对成都楼市的信心。
本次土拍的宗地质素也相对一批次而言更加优质,我们预计,未来成都市面上将不乏高端改善产品的问世。
那么,你对于成都未来的楼市有什么高见吗?欢迎在评论区发表你的看法吧~
本文由佚名发布,不代表本站立场,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:/news/7788.html